《我的縣長父親》作者發聲:最初的題目叫《逝去的背影》,只想實事求是地講父親的故事
視頻加載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吳軍林 解強民 報道
近日,德州市作家協會公布廉潔文化主題文學作品征文獲獎名單,于忠東的散文作品《我的縣長父親》獲得一等獎,引發輿論關注。9月19日下午,于忠東就此獨家回應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說,寫作投稿的初衷就是不想讓老爺子寫了一輩子的日記當廢紙賣了,想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傳承下去,沒考慮獲獎,也沒想到引起這么大關注。
大眾網·海報新聞今年3月曾以《初心講堂丨于志明:34年書寫為民情懷》對于忠東的父親于志明進行了專題報道。出生于1929年的于志明是山東省德州市禹城縣人,1943年投身革命,194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11月,年僅26歲的于志明成為禹城縣第一屆人代會選舉的縣長。他的129本工作日志,記錄著這位共產黨員從1951年到1985年,34年間的日常工作細節。
于志明
以下為大眾網·海報新聞9月19日對于忠東的專訪:
大眾網·海報新聞:網友對《我的縣長父親》的討論,您關注到了嗎?
于忠東:昨天晚上我就沒睡著覺,我都60多歲了,一身病。弄這個事的初衷就是不想讓老爺子寫了一輩子的工作日志當廢紙賣了,沒尋思獲獎,嘛事兒沒尋思,沒想到會弄成現在這樣。作為我來說,就是想把老爺子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他們那一代人都是這樣,咱后人別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弄得傳承不下去。我退休好幾年了,沒別的想法,不想爭名,也不想爭利。
大眾網·海報新聞:寫這篇文章起題目時是怎么想的?
于忠東:實事求是,我父親一輩子做的這些事,不容易。我還寫了一篇《我的母親》在媒體的客戶端上發表,有40多萬點擊量,還真有看的人呢,我就想再給老爺子寫個傳記,老爺子一直初心不改,應該弘揚。
大眾網·海報新聞:這篇作品是什么時候寫的?
于忠東:去年就開始整理老爺子寫的這些工作日志,今年我就是隨手寫了,父親節之前發表了。一開始的題目是《逝去的背影》,內容是根據時間段一步一步寫我的成長過程,寫老爺子對我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上寫了一萬多字,當時在媒體的客戶端上發了。后來德州征文,征文要求是3000字以內,老爺子這一輩子做的,我確實覺著挺敬佩的,朋友勸我刪改一下投稿,就改成了現在這樣。
大眾網·海報新聞:有些網友只看題目,可能被誤導了。
于忠東:可能現在很多人不理解,想象不出那時候人的“傻”勁。去年回老家,熟悉我父親的人都說他是焦裕祿式干部。大家可以來我們這里實地探訪一下。
上一篇:拜登宣布美國疫情已結束,盡管該國新冠死亡人數仍在上升
特別聲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權均屬于火王燃氣灶售后維修服務中心,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背上述聲明者,火王燃氣灶售后中心將追究其相干法律責任。